学员投稿
作者——瀚思国际英国金融职业菁英实训项目第73期项目学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商学院 闫潇晓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电影《匆匆那年》
给你15天,你能做些什么?
读两本好书?
与三五好友聚餐吃喝玩乐?
在家安心复习学习考试?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每个人的选择和评价也不同。
不同的梦想,不同的规划,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初次见面的我们似乎都有种拘谨,不过就像剑桥的太阳一样,这种拘谨大概就维持了大半天的时间,对于英国文化的向往和对剑桥牛津的憧憬让我们在餐间就互相了解了彼此并且开始分享自己的故事。有一群人,选择用15天相识,相知,相熟,相惜,在异国他乡给彼此的青春都留下了一个似梦似实的回忆。
游览剑桥的校园,随处可见背着书包疾步而行的学生,举止优雅绅士的教授,坐在街边咖啡店看着书的年轻人,悠久的高等学府的气息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剑桥街道)
(别人家的大学系列---剑桥大学)
此行中最期待也让我们有点紧张的就是剑桥的MBA课程了。我们既想很好的感受一下名校讲师的风采,又有些许担心自己不能跟上教授讲课的节奏并且与教授很好的互动。然而,当课程真正开始的时候,教授讲课的热情和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让我们完全沉浸在了课堂中。
这些课程包含了金融学、营销学、心理学、职业发展、商务礼仪等多个课程内容。我们体验了不同的讲授方式,不同的教课风格,甚至还有剑桥不同风格古典风格教室。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创业决策,40个小时的课程让我们意犹未尽。
在结束了课程之后,我们又在曼彻斯特、牛津、比斯特、伦敦的大街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记。在曼彻斯特,我们来到了著名的足球联盟”曼联”的主场和纪念馆,在了解到曼联的历史、辉煌战绩之外,还体验了一把足球运动员入场的过程;随后,我们来到了世界著名的电视台及广播电台BBC,进入他们的工作间,甚至在节目录制的录音棚里当了一次节目主播;我们还记得牛津大学的古老恢弘,也记得MINI工厂令人震撼的自动装配机器人;我们记得伦敦塔的今昔对比的肃寂,也记得议会大厦的华丽与庄严;我们记得在伦敦眼上一起目睹伦敦全景的喜悦,也记得为了给mentor们买礼物深夜奔跑在牛津街的兴奋;我们记得所有人在哈利波特工厂玩的不亦乐乎的那一份孩子气,也记得在高桌晚宴上所有人畅快欢谈的那一份优雅;我们记得马哥看似严肃的面庞下(详情参照马哥的自拍表情,讨债的债主也不过如此了)有一颗热心肠,也喜欢Anjalene的开朗和才华(在BBC的模拟播报天气预报和广播配音环节中震撼BBC的工作人员),还有聪聪姐虽然严肃但是却热情细心(因为吃午餐迟到,我们在聪聪姐的建议下每个人给教授写了道歉邮件);我们也记得Eddie的在礼仪教学课上尽心尽力的示范表演,也记得高大帅气的Henry(每个女生均与之合影留念)的耐心细心,还有那充满英伦风格的笑话……
(剑桥泛舟)
(魂牵梦萦的哈利波特工厂)
(伦敦的网红景点)
(冲过马路购物前夕的可爱的人们)
(在伦敦眼中被雨中的伦敦震撼到的人们)
(别人家的学校系列----牛津)
太多太多,让我们忽视了时间的流逝。
离别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靠近,在我们与这些有趣的朋友们时,英国之行的终章还是到来了。我们与英国的mentor和平常一样,吐槽着,聊着天,到处找咖啡厅和餐厅。心照不宣,我们都想再陪对方多点时间。在我们进入安检口的时候,瞬间,15天点点滴滴涌入我们的脑海,转过身的一瞬,安检口两端的我们都没忍住,哭着向对方说再见。
我们常说再见,可又有多少个再见的机会,一个短期访学项目,将欧亚大陆两端的国家的一群年轻人联系起来。感谢瀚思,让我们有了一个能参加剑桥课程的机会;感谢瀚思,让我们能与剑桥的教授坐在一个桌子上,喝着咖啡进行交谈;感谢瀚思,让我认识了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们,一群性格迥异却团结友爱的人们,一群成为知己的朋友。
如果说青春最不缺也最缺的东西,大概就是勇气,去选择一个认识朋友的机会,接触一个接触世界一流教育的机会。行动吧,去英国感受你们的名校梦。